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各类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应“支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国家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职业教育相关教学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探索综合高中”,“完善本科学校招收具有工作经历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办法……支持高水平本科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可见,普职融通已成为赋能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路径。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对于普职融通研究热点以及趋向的研究较少,并且部分成果研究方法较为传统。因此,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内容分析法中的共词分析法,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借助Bicomb、SPSS、Ucinet以及Netdraw等分析工具,梳理我国普职融通研究热点与发展态势,以期丰富相关研究成果。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共词分析法属于内容分析法的一种,主要是通过分析某一学科领域相关文献的代表性术语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得出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在教育学研究中,研究者多混合使用共词分析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来研究某学科领域的历史脉络、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借鉴这一做法,本文也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中的共词分析法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研究,具体过程如下:
(一) 研究对象选取
在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页面,分别以“普职融通”“职普融通”“普职融合”“普职衔接”“普职渗透”“职业启蒙教育”等为关键词,来源类别选定为“北大核心”和“CSSCI”,以此检索普职融通领域相关文献262篇,在初步了解文献内容的基础上,经过人工筛查,剔除会议综述和新闻、期刊导读、领导讲话、个人传记及广告等非学术性文献,最后得到符合研究标准的有效文献217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
(二) 高频关键词提取
从知网(CNKI)中选取符合条件的217篇文献以“Notefirst”格式导入Bicomb2.0软件进行关键词统计,由于部分关键词表述不够准确或表述不够规范,因此需要对关键词进行清洗,将内涵或意义相同或相似的关键词进行替换处理或者同值修改处理后作为最终的分析数据,最后共计提取出435个关键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根据实际情况,以3为阈值,将词汇词频≥3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随后使用Bicomb2.0软件生成词篇矩阵和共现矩阵,便于接下来的聚类以及多维尺度分析。根据结果显示,我国关于普职融通研究的前10个高频关键词分别为普职融通(100)、普通教育(54)、职业教育(43)、职业启蒙教育(40)、课程(35)、高中阶段教育(18)、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5)、普通高中(15)、普职协调发展(13)、综合高中(13)。为了更深入探究41个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本文结合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
(三) 聚类分析
1.相似矩阵和相异矩阵。使用Bicomb2.0软件将词频≥3的关键词生成词篇矩阵,词篇矩阵主要为了考察高频关键词之间的亲密度,数值越大,表示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同时,为了更好更真实地揭示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还需要构造两阶段的相似矩阵来消除频次悬殊所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词篇矩阵导入SPSS27.0软件中进行系统聚类,度量标准选择Ochiai系数,将原始的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转换成高频关键词相似矩阵,相似矩阵中的相关系数表明关键词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越接近1,表示关键词之间相似度越大;反之,系数越接近0,则相似度越小。由于相似矩阵中Ochiai系数值为0的数量过多,因此需要在相似矩阵的基础上建立相异矩阵。在Excel表中使用运算(1-相似矩阵)得到高频关键词的相异矩阵(参见表1)。相异矩阵中Ochiai系数值越接近1,表明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疏远;反之,数值越接近0,则表明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接近。结果显示,各高频关键词之间与普职融通关系并不紧密,相对较疏远。其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个关键词与普职融通关系相对于其他关键词来说较为紧密,对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究。
2.聚类树状图分析。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统计学中研究“物以类聚”问题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使用SPSS27.0软件系统绘制高频关键词的聚类树状图,得出我国普职融通高频关键词大体分为六个领域:一是国内外普职融通体系研究,包含的关键词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教融合、德国、衔接、高中、模式、英国;二是教育政策背景下类型教育研究,包含的关键词为教育公平、职教高考、类型教育、普职协调发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措施;三是普职教育分流研究,包含的关键词为普职分流、教育分流、中等职业教育;四是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研究,包含的关键词为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职业启蒙教育、中小学、职业体验、职业院校;五是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研究,包含的关键词为综合高中、日本、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上海市、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六是普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包含的关键词为职业学校、教育一体化、毕业生、职业技术教育、内涵、路径。
(四) 社会网络分析
1.中心度计算。中心度作为社会网络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表示点的中心度,常用的有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三种。本研究主要通过计算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来绘制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网络图,其中点度中心度采用多值矩阵计算而来,中间中心度采用二值矩阵计算而来。计算结果显示,关键词普职融通(162)、普通教育(103)、职业教育(84)、课程(62)、职业启蒙教育(44)、高中阶段教育(38)、普通高中(36)、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8)、综合高中(25)、中等职业学校(23)的点度中心度排在前10位,说明它们在该研究领域中比较重要;关键词普职融通(216.910)、普通教育(101.566)、职业教育(74.129)、课程(61.680)、职业启蒙教育(56.537)、普通高中(43.149)、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4.392)、综合高中(20.190)、中等职业学校(14.617)、内涵(14.226)的中间中心度排在前10位,说明它们在该研究领域中控制程度较高。由此可见,关键词普职融通、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课程、职业启蒙教育、普通高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综合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在研究领域中不仅处于重要的位置,而且在研究领域中控制程度较高。而关键词路径、德国的中间中心度为0,说明它们处在研究网络中心的边缘,重要性较小。
2.社会网络分析。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现节点中心度的情况,在Ucinet6.0软件中采用Netdraw绘图工具绘制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图。结果发现,共词网络主要围绕“普职融通”“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三个主要关键词展开,主要集中于“课程”“普通高中”“综合高中”“职业启蒙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等方面。其中,围绕“职业启蒙教育”形成了职业启蒙教育相关研究热点,包括职业体验、劳动教育以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围绕“普通高中”形成了高中阶段教育、综合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领域的普职融通研究热点,可以称为“高中阶段普职融通”;围绕“课程”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相关研究热点,包括职业启蒙课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课程架构、高中阶段普职融通课程模式等内容。
二、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我国普职融通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职业启蒙教育研究、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研究和普职融通课程体系研究三个方面,这与基于Bicomb2.0软件提取的高频关键词、通过中心度指标计算得出的高频关键词以及通过聚类树状图提取的六个领域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系统梳理普职融通的相关研究成果。
(一)职业启蒙教育研究
基于大职教观的视野,职业启蒙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基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职业启蒙教育不仅仅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中小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规划以及职业认同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009年上海教育局在上海普陀区成立了职业启蒙教育活动基地,四年间取得了卓越的效果,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看、学、做”,感受职业的魅力,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上海市关于职业启蒙教育的领头工作使得国家开始重视中小学生的职业启蒙教育,不仅仅鼓励中小学开展职业体验课程,还鼓励中职学校和中小学联合起来,有效贯彻落实职业启蒙教育。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就已经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及2020年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都指出将劳动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在中小学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或职业体验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形成良好的职业认同,思考职业规划。由上可见,国家近年来对职业启蒙教育十分重视。
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学者们扎根于职业启蒙教育研究,不断推动职业启蒙教育向纵深发展。有学者基于“家族相似性”理论视角研究了建党百年我国职业启蒙教育的历史演进和现代启示,吴楠指出经过百年文化传承与发展,职业启蒙教育的发展方向已经明了,在认知方面以及实践探索方面均显示出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有学者对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与价值进行阐释,陈鹏通过对职业启蒙教育词源的追溯提出职业启蒙教育是对儿童实施的关于神圣职业的入门教育,帮助儿童获得基本认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刘晓认为职业启蒙教育旨在帮助个体探索自我与职业的关系,改善个体与职业关系的发展,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有学者探讨了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陈鹏从政治、教育以及个体价值三个方面阐述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意蕴;刘慧娟在此基础上认为职业启蒙教育还具有经济、社会和发展等价值。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职业启蒙教育的困境以及解决路径,李彦儒、刘慧娟、邵文琪等提出当前我国职业启蒙教育的困境主要有理念认知存在偏差、内部动力缺乏、体系和保障不完善等,并从理念传达、机制建设以及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也有的学者致力于职业启蒙教育的课程开发,刘海霞提倡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职业启蒙教育时间以及空间上的壁垒,推进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创新;梁晨从政策、社会资源以及家庭启蒙三个层面推进建设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由此可见,职业启蒙教育方面的研究已然成为研究热点。
职业启蒙教育是开启个体生涯发展的扳手,良好的职业启蒙是学生适应社会的基础,因此,其对个体生涯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学者通过调查发现,部分中小学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仍然处于空缺状态,中小学生的职业意识不强、职业认知模糊,从而导致小学职业生涯发展状态不理想。因此,发展职业启蒙教育变得急切与紧迫。
(二)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研究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但由于仍然存在着高中阶段教育职普分界明显、考试制度单一以及家长“唯分数论”的理念等困境,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长期受到制约。石中英教授指出:“高中进入普及阶段,学生的需求、兴趣都会更加多样,所以目前高中教育亟待解决办学特色和多样发展问题。”学者们为促进高中阶段普职融通也提出相应对策,尤其是建议试点开办综合高中。综合高中作为普职融通的重要着力点,具有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强化普职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刘丽群提出由于综合高中本身所具备的争议以及我国本土内部条件的缺乏,从而导致综合高中在我国不适宜大规模举办。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探索建设我国特色综合高中的必要性。由此可见,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沟通,是我国当前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当然之举。目前,高中阶段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主流发展观,我国研究者在高中阶段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主要集中于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的现状及困境、实施路径以及国外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启示等方面。
在对美国高中阶段单轨互通模式、德国企业主导的双轨互通模式、芬兰政府主导的双轨互通模式、日本多元整合模式以及英国二元制到一元制的普职融通模式进行研究后,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高中阶段普职融通模式的研究。刘丽群提出我国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三种模式:校内课程渗透模式、校际合作模式、综合高中模式;杨立新提出普通高中“三维一体”的普职融通育人模式,从学生的基础、兴趣以及特长三个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但是,目前我国仍然存在普职不等值以及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从而导致高中阶段实施普职融通仍然存在诸多障碍。基于此,为了更好推进高中阶段普职融通体系建设,学者提出深入推进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相关建议。徐晔针对高中阶段普及化的短板,从高中阶段理念发展、功能定位以及路径探究三个层面提出相应政策;吕杰昕通过对英国普职融通的背景以及机制的研究后从国家政策、学校教育体系以及成果转换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常宝宁从机制、模式、观念三个方面提出有效规避高中阶段普职融通改革风险的建议。由此可见,高中阶段实行普职融通的模式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普通高中阶段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且高中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发展的重要时期,在高中阶段实施普职融通发展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自己的认知,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良好的规划。纵观全球职业教育发展态势可以发现,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在向生涯教育的方向发展,我国培养单一的技能型人才或学术型人才已经不合时宜。因此,新时代下的高中应该多元化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价值需求,兼顾升学与就业,架起教育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三)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在“合纵连横”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普职融通是整个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维度。有学者提出,要从深层次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真正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普职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之路才是一种重要选择,“普职融通”是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真正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关键一步。在此基础之上,课程融通又是普职融通的核心载体与重要内容。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鲜有研究者对普职融通课程体系进行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大部分关于普职融通课程的研究渗透在普职融通路径研究中,主要聚焦于国外的课程模式引介、普职融通课程初步建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探索等方面。
任平对德国劳作学校课程、李钰对美国内珀维尔北部高中CTE课程以及辛欣对英国普职融通课程模式进行研究后,通过分析其价值嬗变、实施概况以及主要特征,从目标、机制、实施模式以及师资等方面对我国的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建议。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我国普职融通课程体系仍然存在着困境。赵蒙成从全人教育视角分析普职融通课程的价值定位与实施路径,指出我国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融合、缺少心理学等学科的指导以及课程内容简单等问题。基于此,不少学者提出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建构的实施路径,刘茂祥以高中阶段核心素养为突破口,对课程进行互通及统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高中阶段普职融通;许译心从升学与就业、文化课与校本课程等几个相关概念理性分析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并提供初步改革方案。虽然关于普职融通课程改革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但是研究者们将课程体系改革融入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研究中。由此可见,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不仅仅是研究热点,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潜在方向。
在职业启蒙课程探索方面,陈鹏、李蕾等提出依托现有学科课程,强化职业启蒙要素的渗透。基于此,陈鹏还提出以活动课程为契机,强化职业启蒙教育;梁晨指出学校为做好职业启蒙教育的“保护网”,应积极开展校外学习以及实践课程,灵活结构体制;刘晓指出中小学校内场地有限,难以满足全体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需求,应与校外职业机构联合开展职业启蒙课程,为学生提供职业陶冶和职业探索的平台。除此以外,韩联在倡导规范职业体验课程建设的同时,还提出职业体验课程开发需满足系统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以及过程性原则,为中小学开展特色的职业启蒙课程奠定基础。
整体上,虽然关于普职融通课程改革的研究较少且研究主体不清晰,但这并不影响研究者对于课程研究的热情。在未来,普职融通课程体系研究不仅仅是热门主题,还具有非常大的研究潜力。
三、普职融通研究的未来发展态势
(一)加强职业启蒙教育研究,夯实普职融通的根基
作为现代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固本之基,职业启蒙教育对于中小学生具有认识、探索以及刻画“自画像”等作用,对于中小学生的生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21年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加强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渗透融通,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培养掌握技能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能力。”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应当鼓励和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进行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劳动教育。”国家在政策层面大力推行职业启蒙教育,但是我国职业启蒙教育实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职业体验资源分配不均导致边疆地区职业体验资源缺乏、家长“唯分数论”以及对职业启蒙教育认可程度不高;有学者用精练的语言总结了我国职业启蒙教育的困境如下:高度同质的职业理想、界限模糊的职业认知、困惑缺位的职业规划、犹豫不决的职业信念。
诸多重大政策文本进一步提升了职业启蒙教育的地位,但大众对于职业启蒙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对于职业启蒙教育的热情还有待进一步激发和挖掘。因此,职业启蒙教育作为普职融通的具体路径,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还需要研究者从职业启蒙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职业启蒙教育系统性课程体系构建以及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的协同机制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高度重视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研究,架起教育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相比于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更富有深意,其希望以整体高中教育的多样化,提升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为不同禀赋的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铺架立交桥,给学生多次选择的机会,解决普职分流问题,推进普职融合发展。高中阶段是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分水岭,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能力呈分化趋势,有的学生适合学习普高学术课程,有的学生适合学习技能课程,要求学生学一样的普高课程,不仅是无视学生能力差异的表现,并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当前国家重视发展实体经济,社会上有着大量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更需要这些高技能人才接受专业、系统的职业教育。不仅如此,在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同时,还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多样”在“多元”的评价体系中拥有完全平等的地位。这样才能给学生多元的选择,以此为不同禀赋的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铺架立交桥,促进普职互通协调发展。
纵观高中阶段普职融通整体研究成果,目前多基于文献或者思辨为主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分析较少。因此,研究者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该注重平衡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加强研究的科学性以及现实性,避免研究理论与现实的教育轨迹相悖的困境。除此以外,研究者还应聚焦探索如何改变“千校一面”的高中阶段教育、探索特色高中多样化办学、高中阶段多元评价体系、普职学习成果互认制度以及探索如何建立与普通高考相平等的职教高考制度等方面的内容。高中阶段施行普职融通不仅仅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发展的整体趋势,也是世界高中教育体系发展的大致走向。高中阶段作为人生的分水岭,加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互通共融势在必行。
(三)深化普职融通课程研究,赋能普职融通高质量发展
课程体系的建构是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课程融通作为普职融通的基本载体,值得研究者们深入研究。李录琴通过研究发现,大陆、港台地区在规划或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时,都将普职融通作为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以及多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体系主要以统整、跨学科的课程引导学生走向“全人”发展,将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然而,我国学者对于普职融通课程体系的研究并不深入,多聚焦于国外普职融通课程模式的引介,且研究多以文献或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对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以及内在价值进行研究,因此也并未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普职融通课程模式。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学校应更加注重学生多元化发展,挣脱传统教育的桎梏,将职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普通教育课程中,为学生构建清晰的职业认知以及未来职业蓝图奠定基础。研究者除了更加深入对国外普职融通课程模式的研究,还应聚焦于中小学职业启蒙课程改革、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特色高中课程改革等重要领域,丰富理论成果,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普职融通课程模式,为学生架起教育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四)延伸普职融通教育层次,打造完备普职融通教育体系
2022年12月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支持高水平本科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最新政策表明,我国现在所强调的普职融通不再限于高中阶段教育,同时也包括义务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以及继续教育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和继续教育阶段的普职融通研究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
审视已有的关于普职融通的研究,多限于高中阶段的普职融通研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研究也逐渐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但对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阶段的普职融通研究成果较少。为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强化在这两个层次中的普职融通的研究。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普职融通,研究者应主要聚焦普通高等教育参与高技能人培养、举办职业师范教育、提供理论智库服务等领域;对于继续教育阶段的普职融通,研究者应积极探索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一体化发展,关注学分银行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优化,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创建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
朱长江,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陈鹏,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本文刊发在《教育与职业》杂志2023年15期。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各类问题
Copyright©江苏j9com九游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402397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99102000215号